技术文章
2025 版《中国药典》对茯苓检测实施严格升级,β-(1→3)- 葡聚糖含量成为核心质控指标,选择适配的茯苓专用柱成为合规检测的关键。符合新规的茯苓色谱柱需紧扣技术标准,兼顾分离性能与实际应用稳定性。
一、锚定药典核心要求
新版药典明确规定,药典茯苓检测需采用仲胺 / 叔胺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,配合乙腈 - 水(80:20)流动相体系,
核心参数需满足:
目标峰与杂质峰分离度≥3.3,理论塔板数按葡萄糖峰计算不低于 1500,拖尾因子≤1.5。这一硬性标准直接淘汰了传统氨丙基柱,倒逼茯苓检测工具向专用化升级。
二、关键性能指标对比
优质茯苓专用柱需具备三大特性:
一是特异性保留能力,通过官能团与 β-(1→3)- 葡聚糖的定向氢键作用实现精准分离;
二是抗基质干扰能力,减少茯苓中色素、三萜类杂质的非特异性吸附;
三是流动相兼容性,耐受极性体系长期冲刷。
Ecosil Amino Mix 茯苓专用柱(4.6×250mm,5μm)通过优化键合工艺,仲胺 / 叔胺基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氨基柱的拖尾问题,耐用性显著提升,达到与 COSMOSIL Sugar-D 糖柱同等效果:实测理论塔板数超 5000,分离度稳定达 3.3,拖尾因子控制在 1.176-1.398 之间,适配2025中国药典要求。
三、实际应用的稳定性验证
选择茯苓专用柱需参考批量检测数据。
某省级药检所验证显示,Ecosil Amino Mix 茯苓专用柱连续 50 次进样后柱效保持率>95%,20 批次茯苓饮片检测结果均符合 “β-(1→3)- 葡聚糖含量≥50.0%" 的标准。这种稳定性使其成为药典茯苓检测的高效工具,既省去方法开发成本,又保障数据合规性。
在新规背景下,兼具合规性与高性能的Ecosil Amino Mix 茯苓专用柱,凭借与国际主流产品相当的分离效果和本土化技术适配优势,成为茯苓检测的优选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