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
技术文章
19
亚硝胺N-二甲基亚硝胺(NDMA)等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强致癌物,常见于腌制肉制品和干制水产品中,其检测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环节。《GB5009.26-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第二法(固相萃取-GC-MS/MS法)相比水蒸气蒸馏法第一法具有处理流程简便、高效、试剂消耗少等优点,已迅速成为实验室检测优选方案。针对第二法对色谱柱的性能要求,LUBEX推出LB-WAXMS国产气相色谱柱,匹配标准要求,采用特殊惰化工艺确保低柱流失,为GC-MS/MS系统提供稳定、低噪声的检测环境,有效...
查看更多19
Daicel的CHIRALPAK®AD-H与CHIRALCEL®OD-H是正相手性色谱柱核心型号,均为5µm粒径、30MPa压力限制,核心差异在固定相,直接决定适用场景。一、核心差异:固定相定选择性CHIRALPAK®AD-H手性柱:直链淀粉衍生物涂敷,螺旋空腔疏松,侧重π-π作用,适配芳香族化合物。CHIRALCEL®OD-H手性柱:纤维素衍生物涂敷,螺旋结构紧密,空间位阻强,擅长碱性化合物拆分。二、适用场景速配手性柱优势对象典型...
查看更多19
烷基汞水质检测标准迭代中,实验室常面临“适配GB/T14204-1993常规检测,又满足HJ1268-2022亚痕量要求”的难题。传统色谱柱(如DB-5)因吸附性强、抗干扰弱,需多柱储备切换,既增成本又耗时间(单次切换超4小时),而ShinwaULBONHR-Thermon-HG烷基汞专用柱凭借定制化设计,成为“一柱兼容双标”的核心解决方案。该专用柱的兼容优势源于三大核心设计:一、特殊键合聚硅氧烷固定相,吸附性极低,既能适配GB/T14204-1993的GC-ECD系统,实现...
查看更多19
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对茯苓检测实施了里程碑式的标准升级,将β-(1→3)-葡聚糖含量纳入强制质控指标,这一变化对茯苓专用柱的技术性能提出了系统性新要求。作为药典茯苓检测的核心工具,茯苓色谱柱的分离效率、稳定性与方法适配性成为合规检测的关键。一、检测指标的硬性升级新规明确要求茯苓中β-(1→3)-葡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50.0%,这一标准倒逼茯苓检测技术从“定性鉴别”向“精准定量”转型。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在于色谱柱对目标成分的特异性保留能力——国标通过优化方法学,要...
查看更多18
在茯苓检测中,β-(1→3)-葡聚糖的精准分离是衡量质量的核心,但茯苓提取物中含有的单糖、色素、三萜类等杂质常导致峰重叠,影响定量准确性。茯苓专用柱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设计的茯苓色谱柱,专为解决茯苓复杂基质中的成分分离难题而研发,是药典茯苓检测的关键工具。茯苓专用柱的核心特性作为一类特殊的茯苓色谱柱,其核心优势体现在针对性设计上:特异性分离机制:采用超纯硅胶基质键合仲/叔胺基官能团,通过氢键作用与β-(1→3)-葡聚糖形成定向结合,能有效区分目标成分与杂质。例如EcosilAmi...
查看更多